• <del id="8q0oa"></del>
    <strike id="8q0oa"><menu id="8q0oa"></menu></strike>
    <ul id="8q0oa"><sup id="8q0oa"></sup></ul>
        <strike id="8q0oa"></strike>
        <strike id="8q0oa"><input id="8q0oa"></input></strike>
      • 眼看著網約車業務過時,滴滴急懟美團ofo摩拜

        來源:百略網 作者:admin
        2018-01-29 17:20

           

         出行市場最近動靜有點大。

            先是騰訊系內斗,美團不顧各方勸解甚至是投資方的重壓,在2017年底正式推出美團打車進軍網約車市場,這讓自家兄弟滴滴變得尷尬不已,緊急推出了外賣產品應對。
            然后美團、易到開始將司機抽傭降到了5%,引發了市場一小波騷動。
            這樣的局面還算大快人心,大家能夠理解。畢竟美團的“T形戰略”四處擴張攫取收益的方法,已經眾所周知;易到作為網約車的開局者,2017元氣大傷之后,在新的投資人掌控之下,重歸主流,沒什么不妥。
        可往下的劇情就有些復雜了。
            共享單車集體覆滅,市場迎來寒冬。摩拜、ofo們卻不想效仿創業前輩合并,還要在寒冬里向投資人索取大量資金,開拓新的戰局。投資者朱嘯虎連番引戰,隨后多次改口吐槽,繼而變成炮轟大佬,這種不嚴謹的資本局面讓人匪夷所思。而作為投資方的阿里、滴滴、    騰訊、小米,與被投資者摩拜、ofo之間,發生的矛盾對壘權斗,讓人看的眼花繚繞。
        這些公司到底在想些什么?
            阿里突然投資了哈羅單車,而且還是迅速搞了兩輪融資。ofo執意要進軍共享汽車、共享電單車市場,被滴滴視為其窺覷自己的業務。摩拜同樣也在預備共享汽車、共享電單車業務,馬化騰還親自站出來評論發聲,不顧其演變成論戰。滴滴另一邊布局著國際市場,還考慮著收并小藍單車、如何進入共享汽車市場。
            當下來看,滴滴、摩拜、ofo們都不再是簡單的投資被投資關系,在大家各自站穩了自己的業務之后,都學會動用業務與資本兩只手,親自下場伸入新的領域。
            這讓整個市場變得縱橫交錯,一片混亂。讓原來涇渭分明的阿里系、騰訊系開始分不清彼此。
            更加豐富的出行產品,讓網約車出現了生死問題
            2016年爆發的共享單車,已經威脅到了網約車市場。因為共享單車的出現,解決了用戶最后1公里出行問題,從而導致網約車的訂單出現了明顯下滑。
            高德地圖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一季度同比自駕、網約車數據,北京5公里以下的出行量減少了3.8%;上海5公里以下的出行量也減少了 3.2%。一些共享單車投放的熱點區域,這一數字達到了6.8%。

            滴滴當時沒有親自下場做共享單車已經是很隱忍了,現在通過收并小藍單車掌控共享單車市場,滴滴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而接下來的共享電單車、共享汽車市場,對于整個網約車市場來說,更是一個壞消息。這兩個業務一旦崛起,對于網約車市場來說將是滅頂式的打擊。所以滴滴才對ofo不聽指導的表現反應強烈。
            共享電單車能解決10公里以內的出行需求,共享汽車初期對網約車的租車業務形成直接競爭,后續改頭換面則可以直接取代現有的網約車業務。
            因為對于網約車來說,最重要的司機端存在著租車問題。在網約車紅包大戰時,司機高峰時一天收入過千,這吸引了大量人租車專職開滴滴,高峰期租車開滴滴的數量一度達到20%。
            在各地出臺《網約車新規》后,都要求運營車輛必須是本地牌照。這迫使大量網約車司機必須租車才能上路。而共享汽車表面上是套了一個“共享”的名號,真實運行起來,完全可以租給司機進行網約車業務。所以在2016年,滴滴就開始收回旗下司機的租車業務,收編了大把“以租代買”的渠道,大力發展租車項目。
            一來回下來,共享汽車可以完全等同于網約車。當然中間具體的運作方法會有一些不同。
            這么看來,不僅是美團,摩拜、ofo們以及大把的共享汽車創業者,都正在趕往網約車市場。更令滴滴擔心的是,美團、摩拜、ofo手中積累下的出行數據。
            所以,在滴滴眼里,至少共享汽車是自己的業務,共享電單車也要在自己的控制下獨立發展。
            網約車為什么沒有打到我們的預期
            滴滴這樣的網約車企業怎么會火起來?原本打著共享汽車資源高效利用社會資源的名號,最后做的還是傳統出租車的業務,壟斷市場之后,抽成力度不遜于出租車公司。打車市場有限,純屬浪費資源。
            普通用戶越來越懷疑這種披上互聯網外衣的創業模式。
            當初資本為什么要花大錢捧火這樣的企業?難道就因為國外的Uber火了嗎?
            其實人當初真心是要改變汽車市場,做真正的共享汽車,做智能汽車,造福人類。問題的核心點在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顛覆。
            2012年6月,國務院下發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開啟了對新能源汽車的全面補貼。
            2014、2015年,是政府對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的大年,全國各地都推行了補貼政策。一臺新能源汽車高達50%、動輒幾萬RMB的補貼力度,引發整個市場的騷動。用新能源顛覆汽車市場,看起來就是在眼前的事。

          

         宇通客車2015年財報

            當時,資本對未來汽車市場的預測是:共享的新能源汽車將替代私家車,綜合互聯網技術,打造一個資源利用率超高的智能交通系統,同時一并解決城市交通堵塞問題。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補貼、牌照注冊商給予多種便利,正好方便低成本采購汽車,進入智能交通市場。
            這是那一年滴滴快的Uber能開動打車大戰的原因。
            但是,2016年劇情就急轉直下,各大車企被爆出騙補行為。當年9月底,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拿出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騙補和違規謀補匯總表》,72家車企遭到集體整頓,其中包括上汽、一汽、東風、奇瑞、吉利、比亞迪這樣的名企。補貼預支被叫停,新能源車企受到重擊。
            于是,剛剛興起的共享汽車業務,應聲垮下。隨后共享汽車的風口,被共享單車取代,迅速火了起來。
            2016年年中到今天,相關部門一直在研究全新扶持政策,中間多次傳來的“停止補貼”“補貼降至20%”“補貼大減40%”,根據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幾大部委的決定,2019-2020 年的補貼標準在 2016 年基礎上下降 40%,直至 2020 年財政補貼完全退出,這些都讓整個市場積極不足。
            特別是市場只剩下一個滴滴,就更沒有什么積極性了。
            共享出車市場到了新的政策紅利期
            現在新一輪的政策紅利正在到來。
            經過對車企騙補行為的梳理,綜合整個汽車市場的發展狀況,快速推出了全新政策。
            2017年3月,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了《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行動方案》,從電池產業鏈上出發,打造利好。
            4月,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發布《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為共享汽車、智能汽車等業務模式,掃平了政策障礙。
            9月,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又出臺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其中的碳配額、碳交易系統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系統。
            11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又發布了一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囊括了眾多在研的未來政策信息,為未來市場發展劃定了政策方向。
            2016、2017年,全國范圍內已經推進落實了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政策,諸多地區的新能源汽車不用搖號上牌、不用限行,這在“一個車牌頂一輛車價”的今天,顯然比直接補貼更有看點。
            而在2018年,全國性碳交易所也將建立。屆時,新能源汽車產生的碳配額、碳積分都可以用來交易。這將極大的改變整個汽車市場的運作模式。
            汽車上牌照的問題解決了,還不用管各地的限行條例,這給共享汽車的發展打開了大門。雙積分制的實行、全國性碳交易所的建立,對互聯網汽車平臺來說更是利好。
            首先,互聯網平臺可以很好的對接處理碳配額、雙積分、碳交易數據,為用戶提供統一的服務;其次通過大數據運作共享汽車業務,節省出來的碳配額,又是一筆不菲的資金。
            這些都有利于運作共享汽車業務。即便共享汽車可能只是變種的網約車業務。
            更多的利好消息,還有最近公示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中,最高車速由20km/調整為25km/h,整車質量(含電池)由40kg調整為55kg,功率由240w調整為400w,并對具有腳踏騎行功能進行了強制性規定。這為共享電單車的發展,初步點名了方向。
            未來的智慧出行會是什么樣?
            整個出行市場還在緩慢向前演進,我們想象中的自動駕駛城市,在短時間內還不現實。那我們將會以什么樣的方式,走進自動駕駛未來?
            目前來看,2018年將是共享汽車、共享電單車爆發的節點。
            現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已經出現了諸多以新能源汽車組成的共享汽車車隊,并在市場上進行了小范圍投放。
            隨著新一輪的網約車市場爭奪戰打響,司機的收入水漲船高,可以預見到將有大批司機加入租車開網約車的隊伍里。
            而鑒于各地嚴苛的《網約車新政》,使得司機們不得不選擇新能源汽車做為租車的首選。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政策,也將會引導網約車平臺,以全新品牌的方式,發布新能源網約車。
            這個“新品牌”不出意料,將是“共享汽車”。屆時乘坐“共享汽車”的方式,名義上是——呼叫代駕找共享汽車接自己,實質上就是司機租下共享汽車,為用戶提供網約車服務。
            隨著這種“共享汽車”的增多,“共享汽車”專用充電點、專用停車位將快速發展起來,進而把大部分停車場、停車位都變成“共享汽車專用”,并且所有停車位都提供共享汽車充電功能。到這一步,新能源汽車就迎來了全面普及,燃油車位置將被進一步壓縮。

            這不是重點,隨著停車場“共享汽車”化,適配新能源汽車的智能立體停車場將會出現,并快速普及。
            由于智能立體停車場是為新能源汽車——特別是共享汽車——打造的,此時駕駛燃油私家車出門,將變得極為不便——因為找不到停車位。即便是開著新能源私家車,也將面臨諸多不便。
            想想:一輛共享汽車停在智能立體停車場里,為了節省空間,車直接從入口送入被碼在停車場角落,接通電源充電。用戶取車的時候,智能立體停車場按最方便的來,直接在出口送出一輛排在最前邊的汽車,同時這輛車也是所有車中充電時間最長的一輛。而你的新能源私家車,還需要被安排大空間停車位,專門停放充電,想來停車費價格不低。
            這么一盤算,未來私家車的生存空間將會越來越小,進而消失。
            隨著技術的發展,共享汽車逐漸演變成自動駕駛,加上配套的路基設施,全新的自動駕駛出行時代就到來了。
            當然,未來低空私人直升機、共享電動車也會分食一部分市場,形成更加立體的城市出行未來。
            對于當下來說,網約車市場轟隆隆的戰局,也將是他存在的最后輝煌,未來整個市場將會逐步讓渡給“共享汽車”這種更有顛覆性的出行產品。
            不可置疑,新能源汽車正在快步走進我們的現實生活。(文/水上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二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精品精品国产国产|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日韩精品内射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不卡|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毛片a∨一区二区三区| japanese乱人伦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免费| 日韩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四虎成人精品| 久草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秘 果冻传媒在线 | 亚洲精品二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pp | 国产精品午夜久久| 99热在线日韩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久久精品一级c片片|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