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智慧駕駛 高德助力汽車智能化之路
剛剛過去的2017年,智能化成為汽車業發展的一大關鍵詞。智能化讓汽車逐漸從單純的出行工具,向提供出行服務的平臺轉變,成為“新物種”。
在駕車場景下的各種互聯網服務中,無論是導航、音樂、社交、支付,都離不開一個要素——位置。用戶可能很難使用車載支付系統買一件衣服,卻會自然而然地利用車載支付系統自動支付停車費和過路費。而在未來自動駕駛的時代,位置則不僅是汽車感知周圍環境的重要參數,更成為提供個性化車載服務的前提。
要實現這些服務,既需要對用戶需求的理解與洞察,也需要在地圖和位置相關技術上能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車企與互聯網企業的深度融合成為一種必然。
作為國內領先的位置及信息服務提供商,高德地圖與車企始終保持著密切合作。在汽車智能化的大背景下,高德推出的互聯網車載導航——高德地圖車機版受到越來越多車企的認可。
2016年年末推出了高德地圖車機版2.0,基于AI引擎,針對駕車場景進行了功能和界面的全面重構,并通過與車輛自身數據深度融合,實現了超越手機導航的車載導航體驗。
2017年,基于高德地圖車機版2.0的在線化導航和位置信息服務,高德與汽車行業伙伴繼續深化合作。目前,長安、吉利、上汽通用、捷豹路虎、本田、領克、廣汽、東風啟辰等十余個品牌都與高德在車聯網領域達成合作。長安CS95、別克GL6、領克01等今年上市的多款重量級車型都已搭載高德地圖車機版,為用戶提供精準、智能的車聯網服務。
在面向未來的自動駕駛領域,高德的2017同樣可圈可點。要實現自動駕駛,高精地圖和高精定位不可或缺。在高精地圖方面,截至今年9月,高速公路的地圖數據已經到達了32萬公里,高德的高精數據也同步覆蓋到了32萬公里。與此同時,高德還與德爾福、博世、英偉達等自動駕駛領域的核心供應商達成了戰略合作,基于國內環境下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展開探索。
此外,高德今年還協助國家測繪局完成了基于高精地圖的偏轉插件的測試,將隨機誤差控制在20公分以內,掃除了自動駕駛落地前的一道障礙。
在高精定位方面,高德與千尋位置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研發一款可供Tier 1廠商及整車企業采用的綜合解決方案,幫助無人駕駛汽車實時實現自身精準定位,及時準確了解周圍環境信息,在彌補激光雷達等相對定位技術不足基礎上,大范圍削減行業成本,推動無人駕駛技術早日市場化。
實現個體汽車的自動駕駛,并不是高德在汽車領域的終極目標。在高德看來,只有實現整個交通系統中每個參與者的協同調度,才能實現交通的全局最優,實現智慧駕駛。
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能力,構建智慧出行的科技基礎設施。在通往智慧駕駛時代的道路上,高德將繼續努力,為產業升級和產業變革持續賦能。
附:高德汽車的2017
3月,首款配裝高德地圖車機版2.0的車型——長安CS95上市;
4月,與博世達成合作,將基于高精度地圖推進自動駕駛技術在國內的發展;
4月,在上海車展發布四驅戰略,基于自身在車聯網、高精地圖、交通大數據和精準營銷方面的優勢,為車企賦能;
6月,協助測繪局完成國內首個自動駕駛用偏轉插件的測試;
8月,與千尋位置達成戰略合作,向行業推出基于高精度地圖和高精度定位的解決方案;
9月,高德完成32萬公里國內道路的高精地圖數據采集;
10月,與德爾福達成戰略合作,涉及大數據、導航出行服務,及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市場的應用開發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