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碟汽車十年芳華:從“攪局者”到“引領者”
在飛碟汽車10周年戰略尊享會上,山東五征集團董事長姜衛東至今對《中國汽車報》的一篇報道念念不忘。
2005年,五征控股浙江飛碟汽車。
2007年,首輛飛碟載貨汽車在日照基地下線。當年4月28日,《中國汽車報》記者對五征集團挺進汽車行業的這一重要時刻進行了報道。這篇報道中對于飛碟汽車“攪局者”的行業定位,似乎讓姜衛東至今都沒有釋懷。在他的眼里,“攪局者”不就是給飛碟汽車潑冷水嗎?
其實,《中國汽車報》在當時的文章后面還配發了一則《歡迎“攪局”》的評論。這可以解讀為兩點:第一,行業對于新進入者,始終保持一種包容的態度;第二,“攪局者”并不是“破壞者”,只有時間才可以證明,“攪局者”將給行業帶來怎樣的顛覆。
姜衛東
“土”企業的“洋”夢想
“飛碟汽車10年,對親歷者來講,是漫長的十年。如今回顧十年,卻又彈指一揮間,仿佛就在昨天。”姜衛東意味深長地說,這十年,是飛碟汽車上下一心,把青春歲月奉獻給汽車夢的十年。
這十年,他們經歷了什么?
山東五征集團的出身也許不夠“高貴”,但是五征人有股拼勁兒。上世紀六十年代,五征人依靠“銼刀銼、鑿子鑿、錘子敲”,造出了第一輛拖拉機、拼出了第一輛三輪車,進入農用車行業。
2000年,企業由國有制改制為民營企業之后,迎來了更大的發展,五征集團成為中國低速載貨車、三輪汽車制造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
五征人的汽車夢萌芽在1994年,成形于2004年,開花于2007年。
1994年,五征集團自主研發出第一輛單缸四輪車后,就開始了造汽車的摸索。
“2004年夏天,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帶領中國機械工程學會12名院士蒞臨五征考察指導。”回憶當時的情景,姜衛東歷歷在目,“何部長鼓勵我們抓住機遇發展汽車工業,更加激發了五征人追夢汽車的豪情。”
2005年12月,五征控股浙江飛碟汽車,正式挺進汽車行業;2006年7月,飛碟汽車日照生產基地獲國家發改委核準;2007年4月27日,飛碟首款載貨汽車在日照下線。
而事實上,在五征的汽車夢想萌芽之時,他們已經開始為這顆嫩芽播撒陽光、灌溉雨露。
2003年,五征離開五蓮縣城,在日照市北經濟開發區興建工業園區,著手為進攻汽車產業做戰略準備。“我們按照汽車‘四大工藝’要求,先后建成了模具制造、車身沖壓、車身焊裝、涂裝和總裝生產線。”姜衛東說。
2006年10月,姜衛東遠赴美國底特律汽車城,廣泛接觸高水平的汽車技術人才。當時,劉新新博士就是被姜衛東的一碗面條被打動,決定加盟五征。一起加入的還有劉涌泉、張顯杰博士,當時他們都已經在美國從事汽車研發20多年。
彈指間,十年芳華如電
而五征人的汽車夢想照進現實,花了整整十年。
“10年前,我們認為汽車就是三輪車上加一個輪子。”姜衛東說,他當初確實低估了造車的難度,“做汽車需要長期汽車設計理論體系的建設、技術的積淀、人才的支撐、充足的戰略配套資源,還有市場和用戶的認知和認可等一些列要素。”
這十年,五征從風口浪尖里走了過來。
造車,要人才。十年間,五征先后與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舉辦了多期汽車工程本科班、工程碩士班,選派數百名工程技術人員出國,到國際知名企業考察學習交流。
據了解,五征集團每年都招收200名以上本科生、研究生,不斷壯大人才隊伍。同時,五征集團邀請郭孔輝、姚福生、付于武、趙航、管欣等眾多汽車院士、專家來訪,對企業的產業規劃、團隊建設、人才培養、汽車新技術應用和技術攻關等方面全力給予指導,讓飛碟汽車的技術實力逐步提升。
造車,要技術。2009年11月,五征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飛碟汽車也逐步具備更高的研發平臺,汽車仿真、有限元分析、虛擬驗證、可靠性工程以及三維設計等先進技術、方法得到全面應用,產品研發設計從經驗類比設計上升到理論量化設計。
造車,要磨難。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各行市場陷入蕭條,這對進入行業不久的飛碟汽車無疑是當頭一棒;2014年,汽車排放標準升級,缺乏產品儲備,已被點燃的汽車激情差點再次被澆滅;近幾年,互聯網物流興起,消費群體結構發生變化,單一的產品線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飛碟汽車再次蒙上陰影。
2009年12月,飛碟汽車度過了金融危機,自主研發的“奧馳”載貨汽車獲得2010年中國卡車年度車型大獎,這對入行短短兩年的飛碟汽車來說,是極大的鼓舞。
2014年,工信部明確要求到2014年12月31日廢止國Ⅲ柴油車產品公告,包括飛碟汽車在內的全國眾多汽車企業由于產品準備不足,紛紛陷入困境。最終,飛碟汽車果斷出擊,短短半年時間儲備了80多個品種的國Ⅳ產品,一次性通過了10萬公里可靠性試驗,動力提升10%-50%,輕量化設計使整車重量降低5%,百公里油耗節省8%-15%。
2016年,飛碟汽車締途小卡上市,現場訂單高達6800輛,2017年繼續推出締途雙排小卡。而今,締途卡車無論是設計理念、技術應用,還是制造工藝、產品品質,都不落后于國際水準。
10年打基礎、20年大發展、30年樹品牌
2014年,80后海歸女碩士姜文娟與丈夫史密斯回國,為飛碟汽車開啟下一個十年拉開序幕。
2017年12月25日,正值圣誕佳節。現任五征集團、飛碟汽車總經理的姜文娟和丈夫史密斯沒有過節,而是與記者們圍坐一起,分享飛碟汽車的不平凡的十年,和即將到來的下一個十年。
“2017年,飛碟汽車產銷4.5萬輛,同比增長22%。”姜文娟總結了飛碟汽車的十年發展,“飛碟汽車的發展不僅依靠人才支撐、技術支撐,也緊跟了國家發展步伐,由一個‘攪局者’逐漸蛻變為‘競爭者’,并努力向‘引領者’轉變。”
十年,飛碟汽車人才濟濟。據了解,五征集團已培育形成了擁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泰山學者、博士等大批高層次人才領軍的過千人的研發團隊,擁有全國技術能手、省市縣各級首席技師為代表的技藝嫻熟的技術工人隊伍。
十年,飛碟汽車建成了先進的機器人沖壓、機器人焊裝、機器人涂裝生產線;學習推行精益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標準化貫穿整個采購、生產、營銷、服務全過程;大力推進營銷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渠道終端形象和營銷服務能力。
十年,飛碟汽車主打品牌、奧馳和締途等子品牌漸入人心,飛碟載貨汽車10年累計產銷量達50萬輛。
姜衛東引用了《中國汽車報》原社長李慶文總結汽車行業發展之路的一句話:10年打基礎、20年大發展、30年樹品牌。
姜衛東對于飛碟汽車取得的成績如此評價:“回顧飛碟汽車十年,僅僅是打了基礎,離未來‘20年大發展、30年樹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五征集團、飛碟汽車總經理姜文娟雖然是80后,但是說話不急不慢,邏輯性很強,一口流利的英語,將年輕有為的企業家氣質展露無疑。
對于飛碟汽車的下一個十年,姜文娟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將不遺余力地進行技術升級、產品升級、制造升級,利用車聯網技術,把最好的服務提供給用戶,到2020年實現年產銷量突破10萬輛,進入行業前5位。”
“國家推行環保政策,飛碟汽車已經開始做好技術儲備、產品儲備,要以更好的姿態進入市場。我們以國際標準進行產品水平、研發水平以及制造水平的提升。”姜文娟說,大數據讓企業發展有了更多的選擇和機會,飛碟汽車內部運營將利用大數據重塑,更好的定義產品;利用大數據的指引,選擇更好的供應商。
“飛碟汽車將在產品上更多應用智能化控制,提高安全性,減輕用戶駕駛疲勞感。同時,在制造端,飛碟汽車主要工序自動化率達到50%。”針對產品,飛碟汽車營銷公司總經理姜濤進行了介紹。
飛碟汽車目前分為締途和奧馳兩大子品牌,締途定位高端物流,奧馳側重工程物流。“飛碟汽車能照顧到高端和中低端用戶需求,這兩大子品牌讓飛碟汽車產品和品牌架構更加完善。”姜濤說。
據了解,締途品牌自去年上市之后,繼續推出締途雙排、房車、新能源車、冷鏈物流車以及環衛車等系列產品。奧馳產品進行了全線升級,承載力強,效率高,并在環衛領域發展勢頭強勁。
飛碟汽車未來十年,離不開高端人才的支撐。飛碟汽車支點創新中心主任史密斯介紹,飛碟汽車一直在努力,確保自己是優秀的合作伙伴、有吸引力的合作者。“我們要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給他們提供成長的機會,也幫助他們樹立對飛碟汽車的信心,讓他們保持對我們的興趣。”史密斯說。(中國汽車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