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 博越開啟尋找最強工匠之路
40年前,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40年后,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吉利汽車將在此將展開一段探索之旅,去發現改革開放40年中國在制造業領域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解密中國制造崛起的奧秘。
7月12日,吉利汽車“厲害了中國車”發車儀式在改革開放發源地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正式舉行。“厲害了中國車”將同時展開“尋找最強工匠之路”和”最強改革開放之路”兩條線路。2018款吉利博越領銜“尋找最強工匠之路”,將通過對中國汽車、高鐵、天文等制造行業的探訪,感受中國制造業的長足進步。“最強改革開放之路”則由吉利帝豪GS領跑,路過改革開放以來最先崛起的沿海城市,從而見證中國最強改革開放之路。兩條線路最終匯合于海南海口,總行駛里程將超過5800公里,不僅是對改革開放40年風雨歷程的總結歸納,也是對中國品牌汽車整車品質的一次全新考驗。
吉利博越對話“工匠精神”
據悉,此次“尋找最強工匠之路”,2018款吉利博越將經過杭州灣、慈溪、杭州、株洲、貴州黔東南等中國先進制造業城市,用品質進行“強強對話”。
第一站博越將抵達在杭州灣的吉利汽車研究院。吉利汽車杭州灣研究院是吉利汽車研究院總部和研發大本營,也是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汽車研發中心,承載著吉利汽車的產品開發和技術突破任務;除此之外,吉利博越還將前往高鐵研發基地——中車研究中心。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高鐵系統技術最全、發展最快、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高鐵研發技術引領全球;貴州黔東南的天眼望遠鏡工程也是此次活動重要一站。作為中國制造的高精尖代表“中國天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是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代表著天文領域最頂尖的技術。吉利博越此行,將通過尋找汽車、高鐵、天文等領域的最強工匠解密中國改革開放40年崛起之路,以及探尋中國制造能夠實現飛躍的奧秘所在。
博越成為“中國智造”新名片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制造業實現了從落后到領先,從模仿到創新的蛻變。作為中國領軍車企,吉利汽車對內不斷強化產品品質,對外積極參與全球競爭,通過海外自主建廠、并購、設立研發中心,以生產制造全球化帶來的成本和品控優勢打開國際市場。
吉利博越作為吉利汽車首款向全球輸出產品和技術的車型,不僅整車出口中東沙特阿拉伯、南美洲阿根廷等地,同時在歐洲、東南亞的吉利合資工廠實現了海外博越的本土化生產。今年2月27日,吉利白俄羅斯工廠生產的Geely Atlas(博越)正式下線并在莫斯科上市,到今年年底,吉利與寶騰生產的博越也將在東南亞市場面世。
吉利博越是吉利汽車精品3.0代SUV開山之作,也是中國品牌SUV走向全球的代表作。繼國內100度溫差挑戰后,2018年博越走向國際征程,歷時一個多月,橫貫歐亞大陸超18000公里,途經俄羅斯、白俄羅斯、德國、法國、英國等9個國家58座城市,再一次以過硬品質挑戰史無前例的一次中國汽車品牌國際馬拉松,讓全世界人民見證中國汽車制造業的先進成果。
吉利汽車在2017年,已經成為了銷量最大的中國汽車品牌。博越作為中國SUV市場的“明星”車型,直面主流合資品牌競爭,上市27個月獲得了54萬中國消費者的選擇和信賴。說明了中國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產品的認可度顯著提升,中國品牌發展進入了“黃金時代”。全面推進全球化戰略,不斷深化企業國際化水平,這是中國車企由大到強的必經之路。博越作為吉利3.0代精品車代表了吉利品牌SUV的最高水平,是面對全球市場展示高品質“中國智造”的最好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