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創新助力集團轉型 江鈴控股加冕多項大獎
來源:子悅學車網 作者:admin
2018-11-02 12:12
11月1日,以“同心·創新”為主題的江鈴集團2018年科技獎勵大會在南昌召開。南昌市委領導,以及江鈴集團領導、科技創新工作人員及企業合作伙伴共同出席了會議。據介紹,本次大會共有167項科技進步成果、15項發明專利、33名先進個人、10個創新團隊獲得表彰與獎勵。
加冕多項大獎的同時,江鈴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開發中心主任尹偉擔當了本次科技大會的首席證言官。作為公司的技術先鋒,尹偉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是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獲得者,他組織研發的E31是國內第一輛匹配8AT自動變速箱的車型,打破了外資企業的技術壟斷,同時,他帶領團隊全面掌握了車輛CAE仿真的核心技術。或許,這也正是他成為江鈴集團科技大會首席證言官的背后原因。
江鈴集團加速轉型 創領行業供給側改革
在“工業4.0時代”與“中國制造2025”的雙重驅動下,供給側改革成為中國工業的主旋律。而聚焦于汽車行業,供給側改革主要體現于兩大方面,一是由粗放低效的生產模式向高效的智能化制造轉型,二是做好傳統燃油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的“加減法”。對此,江鈴集團一直走在行業前列,而此次科技大會再次釋放這兩大訊號,彰顯出其以轉型創領行業未來的雄心。
江鈴控股“多端口”實現智能化 提速江鈴集團的轉型步伐
縱觀2018年江鈴集團科技大會的獲獎項目,其中不乏與智能互聯相關的技術。諸如江鈴控股的“總裝新型智能化生產成套系統項目”、“智能汽車專利技術基礎研究項目”,以及江鈴股份的“基于Linux車載智能終端的開發與產業化項目”均劍指智能互聯,且三大項目覆蓋了生產制造端、產品端等多個端口。
這種對于智能互聯的投入與重視直接推動著江鈴集團的快速發展,而江鈴控股是其中的代表公司之一,其核心產品陸風逍遙匹配的陸風智聯系統支持前裝和后裝兩種車聯網形態,且功能性遠高于同級車型搭載的智能系統,它具備遠程啟動、語音控制等多項人車交互功能,同時,還可以通過云計算以及大數據分析給予車輛進行服務。在汽車移動互聯崛起的當下,江鈴控股顯然已提前布局,而這也將會進一步推動江鈴集團轉型步伐的加速。
除了產品端,智聯互聯同樣體現在江鈴集團的制造端,以江鈴控股旗下投產不久的小藍生產基地來看,在那里,沖壓、焊裝、涂裝等自動化設備已成為生產線“標配”,其中,沖壓車間擁有全自動化四序2000T機械壓機生產線,可以將生產自動化率提升至95%,并有效地降低單車型模具投資及產線占用面積;而整個焊裝線,則配置了64臺焊接機器人和6臺滾邊機器人,焊接主線的點焊、補焊工作全部由自動化焊接機器人完成,保證產品裝焊質量和定位精度的同時,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無疑,大量機器“軍團”的采用會助力江鈴集團制造業的飛速發展。
江鈴控股發力新能源 助力江鈴集團搶占未來藍海
2018年江鈴集團科技獎勵大會釋放的另一個強烈訊號是,加速布局新能源市場,搶占汽車未來藍海。本次科技大會,江鈴集團將33臺易至汽車E300獎勵給科技創新先進個人,讓各位科技工作者率先體驗到新產品的科技實力。如此大手筆的獎品,在體現江鈴集團尊重人才的同時,也彰顯著其對于新能源產品的自信與決心。
《中國制造2025》中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將是國家發展汽車產業的方向”,在政策利導與市場趨勢的共同推動下,傳統汽車企業加速向新能源轉型。在這個變革的過程中,江鈴集團是整個汽車行業的“排頭兵”,多款新能源車型榮獲國家大獎,同時,旗下公司江鈴控股也加速發力于新能源領域,據悉,陸風品牌的首款新能源車型將于近期上市,以實力攪局小型SUV市場,這一舉措在進一步拓寬“中國SUV開創者”陸風品牌發展領域的同時,也將助力江鈴集團搶占未來汽車藍海。
唯大視野可創見未來,唯大變革可引領潮流。未來的汽車是移動互聯的終端,未來的汽車企業必將是互聯網企業,站在轉型的檔口,只有“同心致遠 聚力創新”,把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將創新作為第一原動力,方可引領行業,抓住時代紅利。據此,我們相信,江鈴集團在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布局之下,在江鈴控股等眾多實力子公司的同心聚力之下,必將迎來新一輪的業績走高,成為中國工業4.0的時代強者。
江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邱天高 致辭
這是江鈴集團連續第三年以高規格、重獎勵方式舉行的千人科技盛會,也是江鈴集團連續第三年向科技創新先進個人獎勵自產最新款的新能源汽車。現場超800萬元的獎勵金額彰顯了江鈴集團尊重人才、尊重創新的主張與導向。
科技獎勵大會成功召開 江鈴控股“耀動”現場
作為江鈴集團的整車汽車公司之一,江鈴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鈴控股”)帶領團隊亮相大會,并榮獲了多項大獎。據介紹,江鈴控股共有33個項目、4名先進個人、1個創新團隊、1項專利摘得了殊榮。其中,“陸風逍遙(E33項目)”、“總裝新型智能化生產成套系統項目”共同加冕了項目類的重量級獎項:科技進步一等獎。E33項目是江鈴控股全新正向開發的一個S6級整車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6億元,所開發車型今年1月份以陸風逍遙品牌上市,它的成功開發使陸風汽車在SUV研發領域有了跨越式的發展,可以說,“陸風創造了逍遙,逍遙引領著陸風”;總裝新型智能化生產成套系統項目是一條柔性整車裝配生產線,產品涵蓋E33、E36及后續新開發車型,這一項目在提升智能制造的同時,實現了多車共線生產的模式,真正踐行了“增效降本”的現代化生產理念。
江鈴集團加速轉型 創領行業供給側改革
在“工業4.0時代”與“中國制造2025”的雙重驅動下,供給側改革成為中國工業的主旋律。而聚焦于汽車行業,供給側改革主要體現于兩大方面,一是由粗放低效的生產模式向高效的智能化制造轉型,二是做好傳統燃油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的“加減法”。對此,江鈴集團一直走在行業前列,而此次科技大會再次釋放這兩大訊號,彰顯出其以轉型創領行業未來的雄心。
江鈴控股“多端口”實現智能化 提速江鈴集團的轉型步伐
縱觀2018年江鈴集團科技大會的獲獎項目,其中不乏與智能互聯相關的技術。諸如江鈴控股的“總裝新型智能化生產成套系統項目”、“智能汽車專利技術基礎研究項目”,以及江鈴股份的“基于Linux車載智能終端的開發與產業化項目”均劍指智能互聯,且三大項目覆蓋了生產制造端、產品端等多個端口。
這種對于智能互聯的投入與重視直接推動著江鈴集團的快速發展,而江鈴控股是其中的代表公司之一,其核心產品陸風逍遙匹配的陸風智聯系統支持前裝和后裝兩種車聯網形態,且功能性遠高于同級車型搭載的智能系統,它具備遠程啟動、語音控制等多項人車交互功能,同時,還可以通過云計算以及大數據分析給予車輛進行服務。在汽車移動互聯崛起的當下,江鈴控股顯然已提前布局,而這也將會進一步推動江鈴集團轉型步伐的加速。
除了產品端,智聯互聯同樣體現在江鈴集團的制造端,以江鈴控股旗下投產不久的小藍生產基地來看,在那里,沖壓、焊裝、涂裝等自動化設備已成為生產線“標配”,其中,沖壓車間擁有全自動化四序2000T機械壓機生產線,可以將生產自動化率提升至95%,并有效地降低單車型模具投資及產線占用面積;而整個焊裝線,則配置了64臺焊接機器人和6臺滾邊機器人,焊接主線的點焊、補焊工作全部由自動化焊接機器人完成,保證產品裝焊質量和定位精度的同時,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無疑,大量機器“軍團”的采用會助力江鈴集團制造業的飛速發展。
2018年江鈴集團科技獎勵大會釋放的另一個強烈訊號是,加速布局新能源市場,搶占汽車未來藍海。本次科技大會,江鈴集團將33臺易至汽車E300獎勵給科技創新先進個人,讓各位科技工作者率先體驗到新產品的科技實力。如此大手筆的獎品,在體現江鈴集團尊重人才的同時,也彰顯著其對于新能源產品的自信與決心。
唯大視野可創見未來,唯大變革可引領潮流。未來的汽車是移動互聯的終端,未來的汽車企業必將是互聯網企業,站在轉型的檔口,只有“同心致遠 聚力創新”,把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將創新作為第一原動力,方可引領行業,抓住時代紅利。據此,我們相信,江鈴集團在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布局之下,在江鈴控股等眾多實力子公司的同心聚力之下,必將迎來新一輪的業績走高,成為中國工業4.0的時代強者。